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立夏大妞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精选篇章阅读穿到山沟沟,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》,由网络作家“橙思源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现代言情《穿到山沟沟,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》,主角分别是刘立夏大妞,作者“橙思源”创作的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如下:好啊,刚到没一会就卖光了,要不是因为我们背上背着这么重的东西,早就到家了。”“你们买什么了,这么重?”一听买东西了,两个小的欢呼的涌过来,一个劲的扒着背篓看,看有没有好吃的。刘立夏好笑,“别翻了,背篓里是粮食,还有店里买的这一包碎布头,没别的。”两小孩听到姐姐这样说,也不失望,还是高高兴兴的扒袋子,粮食好啊,有了粮食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......
《精选篇章阅读穿到山沟沟,开局捡了菌菇去卖钱》精彩片段
刘立夏也不在意,在现代这种事情都不能避免,在古代就更不可能了,直接开口道:“我想要点碎布头。”
女掌柜点点头,转身从柜台底下拎出一大包用袋子装好的布头,“这里面都是,你要的话给个两文钱一斤吧。”
看了看这个大包裹,也懒得称了,挥挥手道:“算了,你给个六文钱好了。”
刘立夏掏出六文钱,感激的说了一声谢谢。
女掌柜有些诧异,从头认真打量了一番,看着她瘦瘦小小的个子,有些冷的天脚上还穿了一双草鞋。
纠结了一下,还是叫住了她。
刘立夏诧异的回头,还以为掌柜的又后悔了。
只见掌柜的不知又从哪儿掏出来一堆麻线,团成一团了,看样子是打了死结,抬着下巴道:“我这还有一堆解不开的麻线,你要就拿走吧,也不要钱,你不要就要扔掉了。”
刘立夏微微扬眉,认真的看了掌柜的一眼,她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,仿佛真的是随意想起的一件事。
她有些纠结,觉得平白的受人恩惠不好,想了想还是拿出摸出两文钱,“我还是拿钱买吧,也不能白要你的东西,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”
掌柜的眼里顿时有了笑意,似笑非笑的盯着她看了好一会,才点头,“行吧,那就给一文钱吧,就当是我占你便宜了。”
刘立夏松了一口气,自觉给了钱就不算欠人情了,估计刚才掌柜的也在笑话她吧,都穷成那样了,还讲究这些。
她摇摇头,转过身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,她忙着呢,忙着挣钱,忙着买粮,忙着让一家人过的更好,这些小事压根挤不进她的脑子里去。
刘立夏抱着一堆碎布头和一团麻线出门。
刘大柱一直站在门口,他到底没好意思进去,把钱给了闺女,他就守在门口。
来来往往的人目光都往他身上瞟,刘大柱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,暗自思忖,下次一定不来了,这跟个猴似的。
一见闺女出来,大大的松了一口气,什么也不问,背上背篓逃也似的离开了这个地方,“走吧,走吧,回家吧。”
刘立夏看着周围人的目光,瞬间了然,什么也没说,笑着跟了上去。
背上背着粮食,两人一路歇了不少脚,到家的时候天也才刚黑。
周氏大感奇怪,抬头看了看天色,“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?”
刘大柱高兴的道:“因为我们的野菌卖的好啊,刚到没一会就卖光了,要不是因为我们背上背着这么重的东西,早就到家了。”
“你们买什么了,这么重?”
一听买东西了,两个小的欢呼的涌过来,一个劲的扒着背篓看,看有没有好吃的。
刘立夏好笑,“别翻了,背篓里是粮食,还有店里买的这一包碎布头,没别的。”
两小孩听到姐姐这样说,也不失望,还是高高兴兴的扒袋子,粮食好啊,有了粮食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,这比买什么好吃的都有用。
周氏上前打开袋子,见真是粮食,高兴的道:“太好了,这些粮食怎么着也能吃一个多月了吧,再俭省俭省说不定能吃两个月呢,这个冬天再冷也不怕了。
还有这碎布头,你这碎布头买的好,也亏你想得出来,去店里买碎布头,等天冷了,娘就腾出手来做鞋,今年人人都做新鞋。”
两孩子欢呼,有新鞋穿了!
刘立夏听了前面的几句话就再也听不进其它的了。
也是,周氏点头,想到闺女这段时间的表现,成天在山上走也没见一点生病的迹象,想来也是好了。
但还是对着刘大柱说道:“大妞的身子才刚好,路上你多看着点,别赶的太急了,走累了就歇一会,什么都没有身体重要。”
刘大柱点头,“你放心,我一定看好她。绝对不让她掉一根头发。”
刘立夏见这一切,心里暖暖的,就冲这么好的家人,她也一定要出去,走出一条路来,让家人过上好日子。
当天晚上,刘立夏亲自挑出来两背篓野菌,挑的都是颜色不鲜艳,味道最好的那几个品种。
刘大柱本来想用箩筐装,他觉得这么点东西,他一个人一肩就挑出去了,哪还用的着闺女辛辛苦苦的背啊。
刘立夏拒绝了,“爹,还是我们两背出去吧,山路太长了,路又不好走,
这玩意又娇贵的很,稍微碰到一下就不成样子了,你要是挑着出去,我怕到地的时候就没有几朵好的了。”
好吧,刘大柱只得作罢。
大家早早的睡了。
第二天,鸡叫第二遍的时候,刘立夏睡得正香,就被周氏叫起来了。
她迷迷糊糊的,实在不愿离开被窝,闭着眼睛在床上赖了好一会,才揉着眼睛坐起来,眯着眼睛看了窗外的天色,打着哈欠问道:“娘,天还那么黑呢,什么时辰了?”
周氏坐下来,拿着手中热乎乎的毛巾,就往闺女脸上一盖,刘立夏舒服的叹了一口气。
周氏一面给闺女擦着脸,一面道:“鸡都叫第二遍了,快起来,还有那么远的路呢,再睡下去,等你们赶到县里都午后了,人都散了,还去什么啊。”
刘立夏被揉的龇牙咧嘴的,她娘真是,洗个脸还使这么大的劲,一边穿衣一边问道:“爹呢,爹起了吗?”
“早起了,都在吃早食了,你也快点去,我去给你们的东西收拾收拾,吃了饭就可以出门了。”
周氏说完就出去了,她忙着呢。
刘立夏穿好衣服鞋子就去了厨房,她爹已经吃完了,不知道去哪儿了。
她走过去往一瞧,见灶上放着一碗糙米粥,一个焦黄焦黄的大饼,顿时喜笑颜开。
这饼她只吃过一次,还是病好后吃的,说实话,在现代各种各样的饼她吃过不少,里面塞肉的,塞菜的,刷酱的······
对于她娘做的做的这个饼,什么都没有,在她吃过的饼里,都排不上号,但是在物质匮乏的当下,却是家里能拿得出来的少有的美食,刘立夏口齿生津。
本来起来的太早,没什么胃口,但是现在拿起来就开始啃,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,这也没有表,什么时辰了也不知道,也太不方便了!
话说古代都是靠什么来辨别时辰的?
日晷?还是什么?要不要自己弄一个,怎么弄的来着?
刘立夏一边吃,一边思考着,一边就听见屋里传来爹娘刻意放低的声音。
“行了,东西都准备好了,这里面是给你们爷俩做的饼,饿了就吃,这是十文钱,你拿上,午饭的时候可以和闺女在外面买一碗汤喝,大妞身子才好,可不能再生病了。”
刘大柱一边换鞋,一边点头,憨厚的道:“行,我知道了,给闺女买汤喝。”
周氏听到他只给闺女买汤喝,默然无语,点点头,也不再说什么,家里实在困难,一文钱都得紧着花。
转身又从屋里抱出来一个包袱,小心翼翼的递给刘大柱道:“这是家里这段时间存下的鸡蛋,你带上卖了,买盐的钱也就够了。”
刘大柱一边小心翼翼的接过,一边连连点头。
这边,刘立夏三两下喝完了碗里的粥,嘴角一抹,拿上饼就进屋了。
周氏见状说道:“行了,走吧,再不走今天就回不来了,廊下有两个火把,记得到路不好的地方再点。”
一低头见闺女穿着草鞋,皱眉,“怎么穿着这个,外面还有露水呢,现在的露水都是寒的,换了去。”
刘立夏低头瞅了瞅,脚指头还特意拱了拱,摇头,“算了,娘,我就穿这个,那布鞋穿出去没一会就湿透了,不是更凉,这个好,不怕湿不怕水。”
鞋难做的很,又废布料,她就只有这么一双好的,可舍不得这么穿。
刘大柱点点头,草鞋是好,方便。
点到一半,被周氏一瞪,就点不下去了,摸摸鼻子,看着闺女的脚道:“要不把她那布鞋给带上,天亮了再穿?”
周氏一想就同意了,也只能这样了,布鞋湿了还不如穿草鞋呢,进屋就把刘立夏的布鞋给绑上了,挂在刘大柱的脖子上。
“行了,快走吧。”
两个人一人一个背篓背在背上,就出门了。
刘立夏拿着火把走出院门,走在田野里望向四周,能看得清田地,河流,村庄,能看得清山的轮廓,四处的虫鸣声传入耳里,抬头向上看去,好大一方圆月挂在上空,一时看痴了,她都好久没看过这么大的月亮了。
刘立夏晃晃手中的火把,对着她爹道:“爹,今晚的月亮这么大,不用火把了吧,都看得见呐。”
刘大柱:“拿着吧,到山里之后树挡着有些地方还是要火把的,路上坑坑洼洼的,你又没走过,没火把不行。”
刘立夏点头,夸他,“爹,还是你考虑的周到。”
刘大柱笑道:“这条路我都走了几十年了,路上哪里有一块石头我都知道,我不要火把能行,你第一次走,可不能不要火把。 ”
刘立夏笑着应是。
父女两人一时间没了话,只沉默着赶路。
爬了好一会山,刘立夏实在走不动了,喘着粗气道:“爹,我们······歇歇吧,这山······实在是······太难爬了。”
刘大柱回头看着闺女气喘吁吁的样子,月光下硬是看出来满头大汗的,愧疚不已,孩子第一次来,自己只顾着朝前赶路了,压根没留意孩子的情况。
连忙道:“歇歇,歇歇,来,爹给你接着背篓,在这块石头上歇歇。”
“累了吧,哎呀,都是爹的不是,没顾上你。”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