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校凌云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特战队完整文本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睡不醒的白龙君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网文大咖“睡不醒的白龙君”大大的完结小说《大明特战队》,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,反转不断的剧情,以及主角朱由校凌云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,详情:带一支精锐的小分队突袭撤兵的阿敏。赵峥却是慢慢变的求稳起来,他不是不知道凌云之前冒险取得的战果。但他还是觉得,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,运气不会永远眷顾凌云的。以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拥有几万人的阿敏。岂不是羊入虎口。对于赵峥的好意,凌云觉得他说的对,但他同时表示,如果参将大人不批准自己率队追击的话,那么自己就一个人去追。无论阿敏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撤军,自己总要给他添添乱。......
《大明特战队完整文本阅读》精彩片段
早在阿敏撤围的时候,山海关上到总兵,下到马夫,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。刘鸿连忙写了奏折,向京城报告这次战役的前后经过。
除了请求补充军械和粮饷之外,还有两件事,那就是为有功人员请求封赏,为阵亡有功人员家属请求抚恤。总而言之,别让活着的人失望,要让死了的人瞑目。
对于自己,刘总兵倒是没有什么想法,他也没有什么官瘾官迷,封赏与否,对他来说根本也无所谓。
他是从文职改授武职的,满朝文武都不看好,能在大兵压境之下守住山海关,守住大明在关外的最后一道屏障,他已经是做到了殚精竭虑的程度,没有其他的想头了。
山海关的六百里加急到达京城,往返只需要不到两天的时间。 崇祯皇帝很快就接到了兵部转呈的辽东奏报。
刘鸿是他哥哥天启的旧臣,崇祯其实对那些老文官并不怎么感冒。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刘鸿有什么特意的照顾,其实就算是给刘鸿专阃权限,也只是按照旧例不得已。
而对于大明九边最重要的辽东镇,崇祯竟然在那里只设置总兵,不设置经略,就是出于某种请示文官集团的想法。
在他的思维里,无非是不想大规模的打压旧臣引起朝政纷乱,却又不想重用。
不过,这道奏折一上,彻底颠覆了崇祯的三观。让他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所刷新。他没有想到,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刘鸿,在关键的时刻,竟然能够硬抗住了八旗兵五万精锐。
就这个战绩,就算是没有什么突出的战果,已经可以和当年的长兴侯耿炳文有的一比了。
长兴侯耿炳文,驻守长兴十年之久,无论是外面多么山崩地裂地洞山摇,耿炳文驻守的地方总是巍然不动。为了纪念他的防守之功,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之后,封他为长兴侯。
顺便说一句,因为擅长防守而不怎么擅长进攻,耿炳文同志逃过了朱元璋的大杀功臣。
现在的大明其实也是一样的,自崇祯一下,无论是内阁还是六部,包括地方守将和文臣,都只求挡住后金部队的进攻脚步就好。至于把皇太极歼灭,根本就不敢想。
在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下,有一个耿炳文式的人物出现,可谓是大明之幸运了。因此,崇祯这一次没有吝啬他的赏赐。
辽东镇得到了一万人的兵员补充,虽然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。但有新兵就不愁训练不成老兵。户部还是没有钱,不过也还是拨来了五万石的粮食。大致按照那个时候算法,一石就等于现在的一百斤。五万石差不多也就是五百万斤。
这样算下来的话,如果仅仅用来供应军队,不做其他用途的话。这些粮食已经可以支撑大概四个月左右了。可以说对辽东军,户部还是第一次这样大方。
户部尚书毕自严也算是下了血本了,要知道,崇祯打算修一修太和殿,准备在户部要点银子,毕尚书扯了很久,总而言之就概括成了一句话,要钱没有,要命一条。
崇祯在自己的内孥里拨出来六万两银子,准备让刘鸿看着花。六万两银子,大概折合现在的人民币来说,大概是一千多万。但如果平均到两万人的身上,也就没多少了,凡事就怕平均算。不过多少就这么多了,就这点钱还是勒紧了裤腰带的。你看着花了。
物质奖励下来,就是精神奖励了。封官从来都是朝廷屡试不爽的一个方式。刘鸿现在已经有天子尚方宝剑的专阃总兵了,不过就是没有辽东经略这个职衔。所以还只能算是一个武职。
在大明的官职序列里,延续了重文轻武的传统,同样的品级的话,文官实际的地位要高出武官。
按理说,应该要把刘鸿的职位从辽东总兵,加衔辽东经略也就是了。但很明显,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相当容易激动的人,这一激动就激动的有点过头了。加衔太子少保,辽东督师。
太子少保是个荣誉称号,大致是个正二品的爵位。我们前面说过,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,少师少傅少保称为三孤。那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称为三少。这些都是有卓著功勋的大臣才能加的荣誉。
当年瓦剌兵临城下,领导了北京保卫战的于谦就被封为少保。可见荣誉是很重要的。
另一个最为重要的职位就是督师。最初在地方上,是三司分立的,承宣布政使,提刑按察使、都指挥使。三司长官分管一省大权。
后来有了起义造反的事多了,三司互相扯皮,办不了事,就设置了巡抚。后来巡抚又管不了,就设置了总督。到了天启以后,总督也权限不够大了。又设置了督师。
想当巡抚、总督和督师的标准是不同的。要当巡抚的话,首先你要干到正四品佥都御史以上,想当总督的话,你至少要干到副都御史或者各部的侍郎、尚书。那么,想当督师的,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,那就是大学士了。
现在刘督师还不是大学士,只是左都御史。但做了督师,基本上也就意味着,距离入阁做大学士,已经不太远了。刘鸿的前程,一片光明。
除了辽东地区一把手,以下各有封赏。黄参将升为副将,食二品俸禄。赵游击升为参将,各地提督遇实缺即补。凌云升任都司,食正四品俸禄。连刚在天凿山来投奔的刘日丹,虽然没有升官,却也长了俸禄,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凡是阵亡士兵的家属,每月有五两银子的抚恤。凡是阵亡军官的家属,每月有八两银子的抚恤。
这些做下来,也可以看得出来,朝廷对于辽东镇,虽然还没有做到极致,但也做了能够去做的一切了。这些,上到刘督师,下到小士兵,都很感激。
接下来,刘督师要做的,就是要安排修缮城池,安顿后勤,打造军械,抚慰士兵,为了下一次的大战做好一应的准备。
松了一口气的刘督师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去做这些了。但是凌云却不能同样的松下来这口气。
虽然已经被升为五品官,而且拿着四品的俸禄。但凌云并不高兴。从军没有半年,就成了都司。这当然和自己平时做出的功劳有关。但越是低级别,越是带兵的实缺管带,级别升的太快,很快就只剩下垂衣拱手,不实际带兵了。
凌云喜欢在战场上冲杀,喜欢冒险,喜欢执行任务,而不喜欢做一个看着地图运筹帷幄的军师。
不过,官做的越来越大了,行动的自由度也就相应的提高了。凌都司和赵参将商量,要带一支精锐的小分队突袭撤兵的阿敏。
赵峥却是慢慢变的求稳起来,他不是不知道凌云之前冒险取得的战果。但他还是觉得,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,运气不会永远眷顾凌云的。以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拥有几万人的阿敏。岂不是羊入虎口。
对于赵峥的好意,凌云觉得他说的对,但他同时表示,如果参将大人不批准自己率队追击的话,那么自己就一个人去追。无论阿敏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撤军,自己总要给他添添乱。
无奈之下,赵峥只得答应,赵峥是相当够意思的,在关宁铁骑里给他拨了二十人。然后剩下的名额让他自己去选拨。
关宁铁骑的战斗力自然是没得说的,一人能够对敌后金士兵四人左右。但二十人也不能起到什么样的战略效果。拨给凌云二十名关宁铁骑,其实是赵峥的一点护犊子心理。
但是不能和凌云明说,是想让他在任务失败之后,有一些撤退的可能。如果不是阿敏派遣大部队来追击的话,一两百人的追击,靠着这个阵容还是有能够逃脱的希望的。
未曾出发先说逃脱,这样的话是怎么样也说不出口的。凌云自去准备了,除了这二十人的关宁军,他在自己的部队里又挑选了二十五人。
用了半天的时间来准备和休整,然后偃旗息鼓出发。马蹄子上都包了布,马嘴上也做了处理,就是跑的再快,也不会发出什么声音。
一支离弦的利箭正飞向开原,凌云和他的部下也同时飞向未知的危险。
这些士兵们虽然不知道凌云使用的是什么招数,但是他们知道,如果自己上去和凌云比划,基本上也会很快被一招给拍晕。
这个时候,那名刚才倒在地上的士兵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。他完全没有了刚才那股不服气的劲头,看凌云的眼神也透着一股胆怯。
凌云却没有什么别的想法,他环视了一下自己的这些兵吗,笑着说,:“如果大家不愿意比试拳脚,咱们也可以比别的。当兵的嘛,弓马之上,应该有所精熟,咱们就比比这个如何。”
已经冷却的人群瞬间活跃了,刚才虽然说露了一手把大家给镇住了。但是你要说和你比什么弓马骑射,咱们谁怕谁,都是一两年的老兵了,怕你个新兵蛋子吗。
但是很遗憾,又是一轮比下来,在飞奔的马上,凌云竟然使用袖箭,十中红心,的的确确创造了一个奇迹。一个让他的士兵们不得不服的奇迹。
再一次站在自己的士兵们面前的时候,凌云问他们,:“还有谁不服气,要比试,你们来提比什么,我奉陪。我老凌能约束大家的,绝不只是法度,还有我老凌的本事。如果你们不服,就来比试。如果你们服气,以后就听从号令而行,不要再给我弄什么幺蛾子。咱们一刀一枪杀敌立功,混一个前程。都听清楚没有。”
士兵们一起回答:“听清楚了!”
凌云似乎有点不满意这个音量,大声的喊到:“都没吃饭吗,大点声!”
听清楚了!听清楚了!听清楚了!
得到的回应是三声有力的怒吼,凌云满意的点点头。说道:“好,解散,从明天开始,我要用我的方式对你们进行操练。我要把你们,变成一支钢铁尖兵。”
一声解散,士兵们四散跑开了。在不远处,一双眼睛在盯着这里的情况,满意的笑了。他就是亲自把凌云从亲兵提拨为总旗的赵峥,本来还以为是越级的提拨,不能服众。
现在看来,真的是多虑了。原来以为,凌云只不过是精通袖箭,算是一招鲜吃遍天,能当个总旗,统领这些亲兵。现在看来,无论是近身的格斗还是骑射之术,一点都不外行。这个本领,远远不是一个总旗能够限制住的。
换句话说,现在只是让他做一个总旗,应该说是有点大材小用了。不过,总旗之上就是百户了,骤然再提升的话,似乎不妥,也有任用私人,拉山头之嫌很明显。
赵峥觉得,一个锥子放在口袋里,是不会太久的。因为他总会脱颖而出。像凌云这样的人,是不会永远做一个总旗的,他总有机会表现出他的本事,然后凭借他的本领获得应该有的官位。
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。一个月后,天聪大汗皇太极派了五万大军进犯辽东,兵锋直接指向了山海关。
五万大军,在城池之下,那就是黑压压的一片。你根本就望不着头尾,完全属于在敌军的铁通包围之下。城内开始进入了紧急的应战状态。
大家没有不紧张的理由,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后金的部队有好感。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每一次出征家里人总跟过节一样高兴,没有什么依依惜别的说法,更多的是千言万语的汇成一句话。多抢点东西在回来,不然的话家里很可能就真的揭不开锅了。
抱着这样的心情出来的后金士兵们,每一个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,他们不觉得前方是战斗,也不觉得自己很可能会把命就丢在战场上,他们只知道,前面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抢。大明的百姓会像牛羊一样任由他们宰割。
上一次他们错了,在小小的宁远城下,十三万后金大军折戟沉沙。甚至还把天命大汗努尔哈赤给达成了重伤,抬回去不久就给憋屈死了。
他们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,又一次向辽东方向伸出了爪子,这一次,虽然八千的辽东军还不至于把他们的爪子剁下来,但至少,拔了这只伸出爪子的指甲。
此刻,山海关内包括后勤兵种在内,仅仅有八千名守军,他们和后金部队拼的不是城池的尖锐,也不是其他可以依仗的东西。而是他们勇气,他们的信念,他们的破釜沉舟。
如果后金的骑兵打败了,他们可以退回赫图阿拉,但是对于明军来说,这就是他们的家园,这就是他们最后的阵地,如果他们打败了,又能够退回哪里呢。
他们最终无路可退,正因如此,他们才会勇往直前。他们没有办法回头,因为这是他们最终的宿命。
就是这样怀着不同的心态,两方军队开始了对峙状态。这次统军的后金将领是二贝勒阿敏。
他直接把一封书信射进城内:咨尔山海关总兵官刘鸿,今本贝勒亲统大军至此,你若出降,当赐尔官爵,免得生灵涂炭,如不从,少时破城,玉石同焚。
对此,刘总兵的回答只有一个字:呸!
最新评论